黑茶文化的歌者
――记中华合作时报湖南记者站站长黄德开
在2007年5月长沙举行的国际茶业大会上,《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主编安明霞说:“茶周刊报创刊以来,我们对湖南茶产业、安化黑茶作了大量的报道,我们认识黑茶几年,都是来自黄德开的稿件”。
现任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宣传部长,《今日中国论坛》执行主篇牧歌说:“1993年以来,我在几家报刊任过职,先后编发过黄德开写的报道安化黑茶文章几十篇,发的稿件让我们认识了安化,让世界认识了安化黑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部原主任照那斯图说:“安化县是我国边疆人民生活用茶的主产地,我1993年到安化采访边销茶(黑茶)生产情况,是县供销社黄德开给我讲解情况,以后几年到安化,都是他接特陪同采访,共同写报道,并为中央台提供大量的稿件,进一步提高了安化在我国大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知名度”。
黄德开的第一篇茶叶报道是――1993年,安化县茶叶公司与省中医研究院联合开发出国内首创黑茶产品――荷香茯砖茶,黄德开以《保健茶喜添新成员》为题,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商报等全国30多家报刊上发表。
这年底,黄德开还将荷香茯砖茶项目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贸易部,获国内贸易部科技进步奖,不久,还获得了蒙古乌兰巴托国际博览会金奖。
获奖后,黄德开又以《荷香茯砖茶获国际金奖》为题在全国30多家报刊上发表。
1995年撰写《安化茶明天更美好》系列报道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连续播出。可以说,宣传安化茶叶,黄德开是十多年来,坚持不懈,更是痴心不改。初步统计,1993年以来,黄德开先后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表益阳、安化茶叶的文章图片400多篇(幅)。
不论是安化茶产业,还是茶产品,不少文化积淀或无形资产加厚,都有黄德开的很大功劳。
先说荷香茯砖茶,荷香茯砖茶由于黄德开的不断宣传,知名度不断提高,在国内国外获奖后,1996年,被日本茶叶爱好者追捧。日本客商专程到安化县茶叶公司采购,大批量出口日本。这时,黄德开有利用这一机会,又以《安化茶“饮”来日本客》为题,在安化报、益阳日报、湖南日报、中国商报等十多家报刊上发表。
1997年,荷香茯砖茶又出口到了香港及东南亚市场。
上世纪末,是茶叶产业发展最艰难时期。为了振兴茶产业,在县供销社的黄德开,在1996年就构思起草了《安化县发展茶叶产业方案》呈报县政府,提出了在安化县建立茶叶博物馆,在县茶叶试验场建立茶叶科技、集团、销售为一体的观光旅游的生态茶叶公园的设想,因为起点高,想法超前,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 1993年~2003年里,为争取国家对边销茶定点企业政策扶持和政策落实,黄德开先后10多次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民委、财政部、国家民委等七部委,为湖南白沙溪茶厂,益阳县茶厂、安化茶叶公司争取国家补贴资金500多万元。
同时,他努力写茶叶,提高安化茶叶产业知名度。1997年,他在《中国特产报》《新疆经济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安化砖茶香飘海内外》的长篇文章。 1999年,他约《中华合作时报》记者索立纲到安化县采访,对安化茶叶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报道。
2002年3月,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创刊,,他被聘为该报湖南记者站长。从此,他利用这个特殊身份和地位,加大了对安化茶叶尤其是黑茶的宣传。 2004年底,背着相机和简易行装从安化自费到省城长沙租房和办公场地建起了《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湖南记者站。成为了一个由业余转向职业的安化黑茶文化宣传使者。当年12月他得知益阳市有一个茶人存放了一支50多年的安化千两茶,自费从长沙到益阳到安化进行采访,并写成《安化惊现50龄千两茶》的新闻稿发表在2004年12月26日的《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的显著位置上。
2005年2月14日,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对一篓50多年生产的天尖茶专家鉴评价达48万元的节目播出后,随后,对“天尖”茶生产厂家――湖南白沙溪茶厂长刘新安进行了长篇专访,被全国许多报刊网站转载。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收藏者和黑茶爱好者纷纷前往安化和黑茶主销区采购陈年老茶。
2005年4月,他在益阳茶厂采访时,了解到该厂除生产边销茶外,开发出了“湘益牌”一品茯茶、高级茯茶,走销广州、港澳和日本市场,马上采写了《湘益茯茶进军羊城、远销日本》的报道。并在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上发表。
2005年4月,安化县烟溪镇天星村村民安化县求喜银币茶厂厂长夏求喜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又写出《种茶人当选全国劳动模范》的专题报道。 2005年7月湖南省茶业协会成立,他担任协会会刊《湖南茶业》首席编辑记者,又利用这一平台,他更是加大了采编安化茶叶和产业的报道。《湖南茶业》《魅力湘茶》杂志,几乎成了黑茶专刊。
利用记者身份,他还为地方历史茶文化挖掘和茶产业发展做了不少的努力。从北京举办第一届国际茶博会起,他就负责湖南茶业代表参加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的联络组织工作,服务湖南,特别是安化县委政府领导和市政府领导参加的一些事宜,推介我市优势茶叶产业和黑茶品牌,并将县委政府、市政府领导发言文稿,发表在国际茶业论坛专著、《今日中国论坛》杂志、《国际商报》、《中华合作时报》等报刊上,被全国各大报刊、网站上转载 。
2006年9月,推荐湖南省白沙溪茶厂生产的世界茶王千两茶参加国际名优茶评选,获得国际名优茶金奖,一举成名,所有产品被销售一空。
2007年,他又组织策划我市黑茶参加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特制2008两千两茶赠2008北京奥运会,千两茶号茶艺参加国际茶艺表演大赛,引起国内外茶业界的轰动,在京城刮起了一股黑旋风。
2007年5月 ,力促益阳、安化黑茶参加在长沙举行国际茶业大会,首次在国际性茶博会上全面推出益阳黑茶,并在全国多家媒体作了大量报道。
2007年7月,对益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稳石就益阳市茶叶产业发展进行了专访,并将专访文章发表在《今日中国论坛》杂志,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国际商报和全国各大网站上。
2007年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世界茶业论坛暨中国茶乡发展论坛上,他出面争取肖彬副市长在论坛上做《益阳黑茶品牌的整合与发展》演讲。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下,2008年是益阳市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不辞劳苦,深入茶区、企业、市场和各个领域以及全国各地进行采访报道,用镜头和笔记录和见证了益阳市茶产业发展历程,为益阳市茶产业发展进一步积极地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精心策划采编了《魅力湘茶。安化黑茶专刊》。为此,他深入益阳、安化收集整理和拍摄了大量资料,并利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图文并茂的编辑出版了《魅力湘茶---安化黑茶专刊》,赠发到国家各有关部门,国内外茶行业组织和领导,全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茶叶生产企业、各大茶叶市场,有力扩大了黑茶的影响。
为提高安化黑茶品牌知名度,扩大安化黑茶品牌影响,他倡议并策划和组织在北京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举办益阳市人民政府安化黑茶品牌推介会和2008特质金花茯茶赠送北京奥运会金牌健儿活动,这两大活动轰动了京城,吸引了国内外茶人和茶叶爱好者的眼球。中央各大新闻媒体都作了大量报道。
他时刻关注益阳市茶产业发展动向,及时发出新闻稿件。一年里,他在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湖南日报、茶叶世界、魅力湘茶杂志、中国中国新食品网网、湖南茶网等报刊网络上发表有关益阳市茶产业发展的图片和文字稿件300多篇(幅),全力宣传益阳市蓬勃发展的茶产业和安化黑茶品牌。先后随周强省长、徐明华副省长、庞道沐老领导以及省发改委、省茶业协会等部门领导到益阳市、安化县采访作了独家报道。
可以说,哪里有益阳市茶事活动,他就出现在哪里,宣传报道到哪里。先后写出的茶叶报道,有上百万字。2008年他先后参加了北京、广州、东莞、澳门、长沙和益阳的茶事活动,为益阳茶产业鼓与呼。
作为一个这样为茶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歌者,他从没主动向企业和单位要过一片茶,很少吃过企业和单位一顿饭,经常是自己赶班车,吃快餐。真正做到了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易梁生 孙国基)